清朝皇帝排序:从最抠搜的庸君到战败求和,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铁血皇帝,他宁愿用兵也不愿意失败而后求和。然而,在清朝的长河中,除了这位铁血皇帝之外,还有一位名叫道光的庸君,他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了他的无能,还在治国理政方面展现了他的庸才。
道光羡慕自己的父亲乾隆时期的辉煌成就,但当他自己成为皇帝之后,却发现统治天下的重担是如此沉重,以至于他几乎应付不过来。作为新君,他试图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但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他感到头大,每天忙到深夜也看不完。他甚至开始在奏折旁边画圈,只写“知道了”,这让大臣们无法预测他的脉络。
尽管如此,大臣们发觉道光擅长书法,所以他们开始专注练字,并且如果写得不好,就招募写字好的幕僚。这导致虽然没有人真正地看到奏折内容,但这些奏折却成了艺术品。
此外,关于道光选择继承人的故事,也是一段趣闻。当时咸丰帝是四皇子出生之前,其二哥、三哥早夭,而只有大哥奕纬这一颗独苗。然而,这个大哥结婚八年也没生出一个带把的人,一度让皇阿玛非常不满。不仅如此,他还懒惰、笨拙且爱惹是生非,有一次被教训了一顿。
最后,当爹的一脚正中儿子的命门,将奕纬击毙。在兄弟间竞争储君位置的是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从历史发展来看,奕訢能力超越咸丰帝,可为什么最后天下权柄交给了奕詝这个庸才呢?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年,道光领着儿子们外出打猎,是考察孩子们骑射能力。由于老四有老师帮助,用武艺上的优势不表露出来。而当问及为何一无所获时,老四回答:“春天正是万物繁衍的时节,我不忍杀之。” 道光被儿子的仁义感动,对其赞叹:“此真帝者之言。”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而且可能是个传说。不过,当病榻前进行最后一轮面试时,由于聪慧的奕訢对答如流,而凶残老师教授绝地反杀——哭!于是,虽然悲伤失态但思路清晰的大孝子赢得了道光的心。
然而,这样的选举证明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人选同样庸才之间互相选拔。本文为趣历史原创,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络配图
再来说说他的俭朴生活作风,当作皇子的时候,每日叫太监从街上买烧饼;当了皇帝,每到宫廷庆典,全宫都只有一碗长寿面。这还包括皮衣里的多余布料,被称为“出风”,一度因为修理费太高而被剪掉引领“时尚”。这种勤俭实际上扭曲了社会风气,让官员为了显示恩宠而故意露出破洞衣服供观赏,同时又贵过整件新的官服。这乱象被搬进《宰相刘罗锅》剧情中,如同人性虚伪表演。
更有甚者,那些敢直言进谏并遭受罢黜革职、坐牢、流放充军或被杀官员将近500多人,这种严格抑制人才,使得官场主要由安于现状或只图升官捞钱奴才占据。此例可见,在鸦片战争前后,即便支持林则徐转而反对也是因为涉及开销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国库没钱。他平凡,不曾成之君,却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此后的10年里,无论学习西方振兴王朝还是其他措施,都未见其踪影,最终导致中国与世界差距巨大,清帝国滑入贫弱深渊。本文为趣历史原创,不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三皇五帝世系表 、 屈原名句十句 、 历史人物的故事 、 历史朝代顺序视频 、 历史人物小传作文6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