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与后宫嫔妃等级

唐肃宗李亨简介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在位期间,他面临着安史之乱的挑战,并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

早年生活

生于长安东宫别殿,出生时父母关系紧张,因为担心太子妃杨国忠可能会有不轨行为。因此,玄宗秘密准备堕胎药,但最终没有使用。虽然如此,杨氏并未与太子共享生活,而是由王氏接管孩子抚养。

教育和封号

在十王宅中接受教育,由贺知章等名士教授文化知识。开元十五年(727年)被封为陕王,再次改封忠王。此后,他历任河北道元帅和单于大都护,在边境作战表现突出,被加封为司徒。

立储之争

天宝三载(744年),太子位置出现变动,最终确定他作为储君。当时宰相李林甫对他的影响力巨大,这导致他经常处于威胁之中。他也曾遭到宦官的排挤,但幸运地避免了被废黜。

风波迭起

韦坚事件发生后,他为了逃脱责任,上表辩解,并请求与韦妃离婚,以证明自己无意篡夺帝位。这一举措得到了玄宗的理解,从而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然而,这场危机使他意识到必须小心翼翼地行事,以维持自己的地位。

其他事件

杜良娣父亲杜有邻因图谶案件被牵涉进来,与此同时,一系列冤狱开始浮现,使得整个朝廷陷入混乱。但在这些事件之后,尽管遭受诸多考验,但仍然能够顺利继承皇位成为唐肃宗。

即位与晚期生活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即位,并尊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最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在宝应元年的病危时刻,他命人保护太子的权益,最终圆满完成了其政治生涯。在五十二岁那一年去世,其庙号被定为“肃”,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