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殇帝李重茂(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唐中宗死后,被韦后立为皇帝,但实际控制权在韦后手中。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废除韦后和安乐公主,将李重茂降为温王,再次改封襄王。开元二年(714),转任房州刺史,不久去世,当时二十岁,其谥号为殇皇帝。
广德元年(763),广武王李承宏在吐蕃的支持下称帝,并尊奉李重茂为恭宗。
人物简介
出生于延载元年的晚期,是一个身份低微宫人所生的孩子。在圣历三年被封北海王,在神龙元年又受封温王并担任右卫大将军兼并州大都督职务。
继位成为皇帝
景龙四年的五月,他的父亲唐中宗被毒杀,由他的母亲韦皇后拥立成为新一代的天子,即位仅短月余,就因为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联手发动“唐隆”,诛杀了当权的 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女性,这是他唯一一次掌控国家的大权。
禅让相位
之后,他与叔叔安国相王李旦共同登上城楼宣布:“由于韦皇后的野心已经被消灭,我们不要惊慌。”为了安抚民众,他下令减免全城一年赋税的一半。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敏感的人开始怀疑这背后的真实意图是否纯粹,因为有传言说即便如此,也有人觉得这样做似乎有些过分。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有人认为这是为了给自己的叔父创造一个更好的机会而故意制造这样的假象。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如果他想要稳定国家,为何要传位于自己并不参与政治活动的叔父呢?
最终,在太平公主的大力影响下,尽管内心可能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帝国交由自己那无辜却尴尬地站在梓宫旁边的兄长——谯 王 李旦来统治。他在甲辰日以东面朝西坐在御座上,与其兄长隔着梓宫对峙,而群臣则围绕在他们之间。当太平公主宣读了废黜他的诏书时,他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但没有想到会发生得这么快。当诏书宣读完毕之后,一切安排就此完成,而他则从容自若地放弃了自己的位置,被迫降格成温 王 后来又再度降级至襄 王。
遭贬离世
然而,这段经历并未结束。在他的哥哥谯 王 李重福试图篡夺帝位失败后的不久,他因涉及兄弟叛乱而受到牵连,最终被贬往地方,并很快于梁州病逝于外,其年龄只有20岁,最终葬于武功西原。他虽然未能留名史册,却仍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特殊角色,对未来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签: 帝国纪元 、 对食怎么弄 、 屈原最著名的十首诗句 、 正史三国十大谋士 、 武则天是什么类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