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万慧生于1902年6月7日,乳名胜祖,字兆铭,“万慧”是道号。因语音洪亮,故被同道谐称“喇叭”。湖北省丹江口市(原均县)城关镇人。汉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为职业道教音乐家。图像来源于网络 万慧出生时其母已48岁,两岁多时丧父。喇幼年时腹部生疮,曾往均县北太山庙求药未愈,复到武当山向祖师求医,并许愿如病愈喇即来侍奉香火。
经服药并疗养月余后病瘥,母遂送万慧到武当山金顶出家,当时喇年仅八岁。 万慧初到武当山时作茶童侍人。十岁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儒书三年。
十三岁时,道人刘宗湖教人吹笛,由于“道笃”,恒闭门传艺,而在窗外自学,将昼习哼唱、夜练吹笛持续八年。此过程中,对於法事科仪、音乐韵腔、器乐曲牌及法器牌子以及步罡踏斗的禹步,以及降妖破邪的各种符咒,从都讲(法事科仪中的法师)到高功(法事科仪的主持人)的各种基本技艺,都由万慧自行学习并掌握。
据喇本人1986年8月至1987年3月介绍:“作为一位道士,我必须会所有的事情——杂货铺子里的每样东西。” 喇秉性聪颖,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和刻苦学习的能力,因此至二十岁左右,便对大部分韵腔及器乐曲牌有了相当精湛的掌握能力,即使到了晚年的他,也能随口背诵或演奏数小时不疲劳。
生平事迹 1933年,在武当大道观、汉阳玄妙观任高功。在1939年的返回后,他成为正一散居 道士,在官山西河一带建立了自己的住所,并在民间开设了多个小型 道场。在1956年的国家文化活动中,他受邀参加襄阳地区文化局组织的民乐汇演,一等奖获得者之一。在1979年代回武当庙观协助整理 武当 的历史与传统音乐,为1991年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湖北卷》的编写提供重要资料。他还担任过多次重要节目和展览,以宣扬中国古代艺术文化,被誉为 武 当 山 的 “ 文化使者”。
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深厚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周围人们。他认为修行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世俗生活,只是要保持一种心态,不贪婪而又不荒唐。他的一些看法,如酒肉穿肠戒而不禁,这反映了一种对于信仰自由和个人选择权利的理解,是他独特的人格体现,也是他能够融入社会,与普通百姓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关键原因。
1991 年,在他的善终之际,他留下了一片充满智慧与活力的精神遗产,让后人的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国学教育家和音乐家的足迹。而他的工作也让我们更加珍视那些无声却深刻的情感联系,因为这些连接构成了我们共同人类情感世界的一部分。这篇文章通过探索一个普通但又非凡人物的心路历程,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同时也激发我们的思考,那么如何去珍惜这个瞬间?如何去记录我们的故事?
标签: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 三国猛将排名前五十名 、 朱元璋照片 、 十大历史人物图片 、 三国演义武力值排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