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书字,仓颉制史:黄帝时代的文字创造者
人物生平
据古籍记载,仓颉为黄帝时期的一位左史官,以其龙颜四目、生有睿德而著称。相传,他与沮诵共同受鸟兽足迹启示,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用数十年的时间搜集和整理了民间流传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将之推广使用。绳结虽然有大小和形状之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难以辨识。仓颉则仰观天文星象、俯察龟纹鸟羽山川,从中受到启发,以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他所创造的文字形式被尊为“文字”,并分六类:指代事情如“上”、“下”,指形似如“日”、“月”,指声韵如“江”、“河”,会意如“武”、“信”,转注如“老”、“考”,假借如“令”、“长”。
在黄帝至夏商周三代,这套文字一直未曾改动。据说当仓颉完成他的作品后,全国欢腾,上苍感动,即使谷子也像雨一样降落,而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
部落首领
另有一些文献记载认为仓颉是部落首领,他自立为帝,在阳武建立都城,被尊称为仓帝。在甲辰年(前4637),他被视作是第一位皇帝。此后,他向南巡狩自己的领土,在洛汭发现灵龟负书,由此得到了河图和洛书。这段历史预示着天象变化及人间新君诞生,因为许多文明始祖都与它有关,包括仓颉。
主要成就
从历代典籍看,仓颉主要贡献如下:
一是完善了现有的图画文字,将民间既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
二是在受命之后接收到河图、洛书,这些详细记录古代帝王兴亡之数和统治民众的道法,只有天授命的人才能得到。
史料记载
关于倉頡的事迹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其中《荀子·解蔽》、《韩非子·五蠹》、《吕氏春秋·君守篇》等均提及倉頡造字的事迹。而《淮南子·本经》则记载:“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序》中还进一步解释:“倉頡之初作書,盖依類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谓之字。”
评价与影响
总体来说,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一步步从堆石记事到符号文字发展。远古早期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而倉頡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图画加以整理,并创造了一套有系统性的象形文字。他不仅让人类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而且通过他的工作,使得人类拥有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但实际上中国的文字早在他之前已存在数千年,是一个复杂且多元化的问题。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倉頡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其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
标签: 清代完整历史的纪录片 、 描写历史人物精神的作文 、 屈原简介介绍10字 、 简短小故事100字左右 、 古代 的第一次都是谁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