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之后,仓颉启光;黄帝时期的文字使者
人物生平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一些文献记载仓颉为黄帝左史官,为造字圣人;另有文献记载仓颉为部落首领,曾自立为帝拜受洛书。造字圣人仓颉,古籍中称其“龙颜四目,生有睿德”。相传为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左史官,仓颉、沮诵受鸟兽足迹的启迪,从劳动人民的智慧中搜集、整理流传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后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发,将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
仓颉以此造出的文字,有六类大意。一类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声字,如“江”、“河”,四是指会意字,如“武”、“信”。五是转注字,如“老”、“考”。六是假借字,如“令”、“长”。这些文字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的文字,以日满月亏之法也。而形式与声音相配备,与事物相契合,便成了我们今天所用的汉字。
主要成就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仓颉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完善了已经存在的一套图画符号,还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这些符号系统化,使之成为一种规范且易于理解的人类语言。这一成就,不仅改变了人类沟通交流的手段,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籍中,都未提及这个名叫仓颉的人物。但到了战国时期,这个名字开始被提及,并逐渐演变成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荀子》、《韩非子》等著作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述,其中提到他能够将天上的变化记录下来,而这也是人类能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之一。
总评
虽然现在我们知道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一种更复杂而系统化的地面符号出现,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这位神秘人物——倉頡,是中國最早的一位伟大的文化英雄,他不仅能够创造出第一批可读懂的人类语言,而且还能够让这种语言得到广泛应用,让它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道桥梁。此外,他还因为其智慧,被誉为「神圣」的存在。在中华民族光彩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角度去考察他,都可以发现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