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讲故事给孩子听手中握着一本绘有童话图案的书籍

严凤英的故事从一个物品开始,那是一本绘有童话图案的书籍。每当晚上,严凤英都会拿着这本书给孩子们讲故事。她讲的是黄梅戏的故事,是她自己曾经在舞台上的冒险和挑战。

她的父亲早年离异,她很小就回到祖父母家,在那里学唱了许多民歌。当抗战爆发,她的父亲回家时,就教她京剧,这是她接触戏曲艺术的开始。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叫严云高的人,他教会了她黄梅戏,从此,严凤英迷上了这个传统剧种。

1945年春天,严凤英第一次登台表演,是在桐城的一个村庄。她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那是她黄梅戏生涯的起点。随后,她离开家庭,从桐城到怀宁,再到安庆,一路上都在演出黄梅戏。

然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艺术人士也不能幸免于难。严凤英被迫流浪,不断地更换身份和职业,最终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伴舞工作。在那里,她结识了甘贡三之子甘律之,并学习京昆艺术。这段经历对她的表演技巧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她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1951年夏天,解放前夕,严凤英重返安庆舞台,在“群乐剧场”(后改名为“胜利剧场”)继续演出。在这里,她不仅演出了传统剧目,还配合土改、反霸等活动,为新社会服务。这段经历使得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党和新中国充满了感情。

1952年的华东区戏曲会演,是严凤英事业走向辉煌的一步,这次汇演直接为1955年的电影《天仙配》拍摄奠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的13年里,严凼茹以其独特风格和代表性角色塑造,让黄梅戏走向全国闻名,并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即便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也没有阻止私生活中的困扰。一段没有结果的情感与一位军官王兆乾之间不断纠缠,最终导致两人分手。不久之后,未婚生下儿子王小亚,但这并没有改变社会对未婚母亲的地位问题。此外,还有一次无疾而终的情感——与南京富商甘律之之间短暂但又复杂的情感纽带,他们共同经营了一间茶座,但最终并未结成夫妻关系。

尽管遭受过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激情澎湃、倔强不屈的小女孩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代宗师,被誉为“黄梅戲里的梅兰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