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历朝历代壮阔篇章的纪录片巨作姜振国

姜振国,一个在中国畜牧事业发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职业生涯始于1948年,当时他加入了工作队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在辽宁省的多个重要岗位上担任关键角色:从家畜防疫员到种畜场副场长,再到农业厅的高级官员,姜振国每一步都为当地的农牧业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实力。

在关山种羊场期间,他不仅精心选购羊只,还推动了绵羊杂交改良工作,并首次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为后来培育东北细毛羊奠定基础。他还对荒地资源进行勘测,编制出《石山种畜场设计规划任务书》,并成功组织建成该基地,使得它成为60年代初辽宁省主要种畜基地之一。

在铁岭地区畜牧局任职时,他积极推广黄牛改良和冷精新技术,并举办两期专业培训班。此外,他撰写了一篇名为《黄牛改良参考资料》的报告,其内容后来被刊登于《新农业》杂志,这些努力促进了辽宁省优质种畜繁育体系的建立。

姬振国晚年的贡献中,也有其显著的一面。在农垦局生产处担任副处长期间,他组织开展奶牛技术协作,加强了高产奶牛冷精选配、低奶量育犊等方面,同时也推广长年喂青贮饲料和早期配种,使得多个奶牛场实现单产超万斤,对国家农垦部赢得奖励。

随着时代变迁,姬振国提倡调整国营农场生产方向,从计划生产转向商品生产,这一转变有效解决了养殖问题,为国家带来了经济效益。1985年4月退休后,由于其卓越贡献,在1986年10月获得晋升为高级兽医师称号。

此外,姬振国还以论文形式分享自己的见解,比如关于提高商猪瘦肉率的问题。这份论述受到了重视并得到落实,是他对国内养猪行业影响力的又一次证明。2000年4月9日,因病去世终身77岁,但他的遗产依然激励着新的一代动物科学家们继续前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