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乙丑1月27日(农历乙丑年元旦),名懋质,又名元吉,后易名质,字朴存,号滨虹。原籍徽州歙县潭渡村,诞生于浙江金华府城西之铁头岭寓所。13岁随父返歙县应童子试,名列前茅。丁戊间,易字宾虹,以字行。
1869年己巳,地方不靖,随父避乱至金华山居罗店。在此期间,他深厚的兴趣是金石书画,并在萧山倪翁处学习“当如作字法”和画诀。他对书法尤为精通,对诗词也有所涉猎。
1870年庚午,在家塾藏书中,他初步了解到字有形声之谊,并开始习画。他在金华山中读书时,更是勤奋练习绘画艺术。
1871年辛未,他的族侄黄崇惺通过福建归化来访,为他订课并游览八咏楼。此外,他也阅读了族祖黄白山《字诂》及黄春谷《梦陔堂文说》、《经说》等著作,这些都对他的学术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1874年甲戌,他继续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如赵经田、应芹生、李灼先、李咏棠等人的作品,以及董其昌、查士标等人的山水画。这一时期,他还曾与谭嗣同相遇,并有诗文交流。
1880年代起,他逐渐转向教育事业,从教于丽正书院和南京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他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与其他学者交流思想,同时也积极收集和鉴定古代书画真迹。
1900年代以后,由于身世变故和社会动荡,他不得不多次更换居住地,最终定居上海。在这里他成为国学保存会的一员,与蔡守等人共同创办《神州国光集》,并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工作。他还曾参与上海留美预备学堂的筹备工作,并任职教授,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
1913年的秋天,是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他成立了贞社,这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历代书画文物的团体。此外,还有一段时间里他兼任竞雄女学文艺科教席,这使得他的教育理念更加全面化,而他的艺术追求则更加专业化和深入细致。1920年代末期,由于是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影响,使得他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也开始尝试融合欧洲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绘画风格进行创新探索。
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但黄宾虹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探索如何将东方文化与西方艺术元素相结合,以达到新的高度。这一点可以从他晚年的作品中看出,那些充满个人独特见解的绘作,无疑是对传统美术的一次伟大革新,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界限的尝试。
标签: 最经典历史小说完本 、 古代四大恶人 、 穿越历史小说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大全列表 、 历史朝代顺序时间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