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变法维新思想的代言人
1854年1月8日,严复出生在福建候官县盖山镇阳岐村的一个中医世家。1866年,他的父亲去世后,放弃了走科举“正途”的机会。1867年,他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并改名为宗光。1871年毕业后,在两艘舰上实习五年。
1872年,他取得选用道员资格并改名为复。他于1877年赴英国学习海军,与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结为了忘年的朋友。1880年代,他在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教职,并影响了黎元洪等人。
1895年的甲午战争后,严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和《救亡决论》,主张变法维新和武装抗击外来侵略。他还创办了俄文馆,并帮助成立通艺学堂和资助梁启超的《时务报》。
1900年代初期,严复参与筹备中国议会并担任副会长。在上海,他继续他的教育工作,并与孙中山交谈。此后他成为复旦公学校长,并协助马相伯创办该学校。
1911-1912 年间,严复成为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但因健康问题辞职。在此之后,他继续从事教育和政治活动直至1920年代。这一时期他也致力于翻译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改革的人物,严復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强弱存亡决定因素的观点,其中包括血气体力、聪明智慧以及德性义仁三方面。他认为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增强国威,因此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口号,即要通过禁绝鸦片等恶习、推广西式教育及君主立宪制度来实现这一目标。
标签: 三国演义老版全集1-84 、 屈原的诗100首 、 课外阅读有哪些英雄人物 、 刘彻为什么杀了卫子夫 、 中国历史人物简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