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神话前身常羲月宫之主

简介 《山海经》中,常羲被尊称为“女和月母”,因为她掌管着十二个月的生成,因此被赋予了“月母”的称号。而作为“女和”,常羲承担着调和阴阳两大天地之力的职责。为什么需要一个神话中的月神来调和阴阳?这背后是中国历法独特的历史原因所在。与现代世界普遍使用的公历不同,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夏历,是一种结合了太阳与月亮运行规律的合理之举。在这种阴阳合历中,太阳周期决定季节变化,而月相则指导日子的安排。因此,这样的历法既能遵循太阳节气,又能依循月亮时序,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而精密的地时间刻系统。

相关历史 阴阳合历虽然便于百姓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个挑战:日、夜之间不同时长。这主要是因为太阳绕地球一周需要365天,而 月亮只需28天。一年12个月加上这些差异,就会导致季节与日期严重脱钩,比如2012年的惊蛰竟然落在二月,不久之后可能就会出现在三四月份。这一切都源自于日、夜运行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产生了闰年的概念,每隔几年就增加一个额外的闰月,以保持时间与季节的一致性。

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常羲被誉为“女和”。她的职责之一就是确保阴暦(以 月相为基准 的 日子计算)能够适应 太陽曆(以 太陽运动 为基准 的 时间计数)的变化,这意味着她必须不断调整各自不同的周期,使其保持同步。这项工作对维护宇宙秩序至关重要,因此常羲也成为了创世之神之一。她通过设立闰次第,让日光不再交错,使得每一次新年的开始都能够顺畅无阻。

《山海经》中的记载提到:“有女和月母之国……”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东北方,在一年结束时,将所有发生的事情累积起来,并设置额外的一个叫做十三个 月次,即在岁末增添一个新的时间段,用以修正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整个宇宙顺畅运转。这正是由常羲所主持的事业,她让我们认识到了调整并维护自然秩序对于创造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她同样是一位创世者,与其他诸多崇高存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人类智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