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传说中,两个女子因化为竹而闻名,她们是尧帝伊放勋的两位女儿——伊娥皇和伊女英。两人共同嫁给了舜帝姚重华,这种婚俗在周朝时被正式确立为贵族特有的礼制,被称为“媵制”。据推测,娥皇是正式出嫁的姐姐,而妹妹女英则是姐姐的媵。
然而,舜取两位公主一事遭到了父亲瞽叟的反对。传说瞽叟联合后妻之子姚象,决心铲除这个逆子的长子。关键原因可能是因为与儿媳部落有仇,而且长子一家勤劳致富,对老人和姚象构成威胁。
三次加害却三次逃脱,最终舜得到了娥皇女英多次帮助。在这场兄弟阋墙父子离心事件中,夫妻间已同心协力、共同进退。
关于娥皇女英身世,有些传说指出娥皇生母早逝,而女英是继母生的孩子。但由于当时正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她们都属于庶出的身份。
《竹书纪年》讲述了一个故事。当尧自觉年老力衰,他将皇位传给了丹朱,但九个庶子并不同意,因为他们从小就看着各自母亲受到父亲冷落的心理不平衡。而丹朱恃宠,不把手足之情放在眼里,所以大家都不愿让他做皇帝。这场冲突最终导致了尧和丹朱被囚禁,并由九个小舅子和姚重华之间展开殊死搏斗三年后,姚重华胜出成为“舜帝”。
但更多的人愿意把尧夺兄位、舜夺丈人的事情说成是“禅让”制,因此在民众眼里,尧帝与舜帝都是具有美德与智慧的统治者,被后世视为典范。
在平凡生活几十年后,与丈夫一起踏上南巡路途。三年后,舜死于苍梧归葬湖南九嶷山失去了丈夫的娥皇 女英面对奔流湘江痛哭失声。她们投湘江自尽,将她们视作腊月专司花神水仙。天庭怜悯她们,将她俩分别封为湘水之神及夫人,即号曰“湘君”、“湘夫人”。因此,在斑竹旁沾着这对思夫泪痕点点成斑的地方,被称作“湘妃竹”。
《烈女传》记载:“有虞二妃者,是大荒日夜星宿所感。”屈原诗中也有描述:
《离骚·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
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
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
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
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
覃吾道兮洞庭;
《离骚·九歌·湘夫人》:
植芷兰以盈宫,
茉莉香以满园。
此乃天地造物也。
若非我二人何用?
且莫言我二人何须?
标签: 历史朝代表口诀 、 中国四大才女是哪四大 、 朝代先后顺序排列 、 家国情怀的名人事例 、 历史人物故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