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我与女英共度一日的神话故事

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有两个女子,命运交织成了一段传奇。她们是尧帝伊放勋的两位女儿——娥皇和女英。然而,这对姐妹并非平凡,她们共同嫁给了舜帝姚重华。

这种婚配模式,在当时属于一种特殊的礼制,称为“媵制”。按照这个制度,当一个男人选择妻子时,可以决定是否要将妻子的姐妹或堂表姐妹一起迎娶回家。这一制度后来被正式写入礼法,被称为“媵”,比妾地位高,但低于丈夫正妻。在这特殊的情形下,娥皇可以视作正式出嫁,而女英则作为她的媵。

然而,舜取娥皇和女英这件事情遭到了父亲瞽叟的反对。传言说瞽叟联合后妻之子姚象,决心铲除这个迕逆的长子。可能原因是因为与儿媳部落有仇,同时长子一家勤劳致富、牛羊成群、粮食陶器数不胜数,让老人眼红,加上姚象更是垂涎欲滴。

于是瞽叟和姚象不断加害于姚重华,却又屡次被他逃脱。据说在这场兄弟阋墙父子离心事件中,舜得到了娥皇女英多次帮助。她们已同心协力,一起面对挑战。

关于娥皇和女英身世,有些传说认为她们生母早逝,所以严格来说,她们都是庶出的孩子。不过,那个时代正是父系氏族社会,不论生母如何,其地位完全由父亲宠爱程度决定。

《竹书纪年》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当尧帝伊放勋最宠爱的是名叫女黄的一位妃子,她为伊放勋生下了儿子丹朱,因为尧偏爱,将皇位传给丹朱。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终于将尧及丹朱囚禁起来,并争夺天下的权力,最终成功登基成为“舜帝”。

但是更多的人愿意把尧夺兄位、舜夺丈人的事情描述成“禅让”制,因此在民众看来,是一种智慧与美德相结合的统治方式,被后人视作典范。在平凡生活几十年的岁月里,与丈夫共同进退,无论何时都支持对方,最终伴随着丈夫踏上了南巡之路,只留下流水远逝而不能复返的心情,最终投江自尽,与姊妹合葬湘江边,因悲伤而化作花神水仙,被尊称为湘夫人,与湘君(舜)永恒地守护那片土地。而他们所泪痕点点成斑的小竹,也被誉为“湘妃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