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人,原陕西省政府委员。王典章出生于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16岁中秀才,并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等学者。后来他以监生授例为后选训导,因其赈济有方,被保举知县,并分省补用。
1904年,王典章进入四川任布政使署文案,旋即被保直隶州知县。在他的任期内,他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公正无私的人格,为民众所尊敬。他在新宁知县和打箭炉直隶厅同知兼兵备处期间,也表现出了杰出的领导才能。
1911年,当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时,王典章被推举为都督,但他拒绝了这一提名,以大局为重坚持四川统一,不愿做都督。这一决定赢得了蔡锷等人的赞扬,他们认为他“威信过人,汉夷悦服”。
1914年至1917年间,王典章先后担任广东高雷道道尹和广东粤海道尹,在这段时间里,他整肃吏风除暴安良,使得所辖11个县政治清明、人民安康。他的这些成就也受到康有为等人的赞誉。
1921年至1932年的十多年里,王典章曾经担任江苏当道、沪宁、沪杭铁路税务总局总办等职务。在这些职位上,他认真整顿官场弊端,使得所属各局风气肃然变好。他还主动辞去民政厅长职务,只保留省府委员兼赈务会主席职务,全身心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在抗战初期,由于国难之际,他又积极参与筹集援助物资和资金,对外界影响深远。在病中仍关心国家大事及民生的变化,这份执着与责任感令人钦佩。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谦逊与朴实,不求名利只想做点什么对社会有益的事。
1943年8月10日,即第79寿辰前夕,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参加庆祝活动,而是在家静坐思索,不久之后便因病去世。当时全城响起哀嚎声,无数人怀念这个爱国志士、教育家和诗人。而他的遗作,如《安隐庐诗存》、《思过斋文集》等,也继续流传至今,其影响力不减。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西安创建了首家电影院——“民光电影院”,并且收藏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唐代书画作品。此外,还有一些寺庙中的摩崖石刻也是由他题写的,如“下泉寺”、“宁山寺”、“圣佛寺”、“弥陀寺”、“八仙庵”、“广仁寺”。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位治国理政的大才子,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士,有着浓厚的儒家精神与佛教修养,是我们学习的一面镜子。
标签: 中国历史上伟大女性的故事 、 历史人物故事介绍400字左右 、 历史上最有名的故事 、 五百字的诗人小传怎么写 、 西班牙与德国足球世界杯比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