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神话前身仓颉之旅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黄帝兴起后,史官仓颉与沮诵受鸟兽足迹启迪,集结劳动人民智慧,不懈数十载搜集、整理象形文字字符。绳结虽有大小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以辨识。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察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发,用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

仓颉所创文字有六类大意,一类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声字,如“江”、“河”,四是指会意字,如“武”、“信”。五是转注字,如“老”、“考”。六是假借字,如“令”、“长”。

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改动。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将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使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即《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

据《河图玉版》,仓颉是一位部落首领,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称仓帝。在位时,他向南巡狩其领土,在元扈(一作玄扈)洛汭之处发现灵龟负书,由此拜受洛书。

主张人名大辞典载:“仓颉,为黄帝左史官,有龙颜四目,以神圣而生能书。”

宋代罗泌撰《禅通纪》云:“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总评,在遥远原始社会时代人类从堆石记事发展到符号文字。远古早期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然而,这些历史评价对待传说人物如倉頡多采取盲目的崇拜态度,并经过历代文人和史学家的炒作,使得倉頡成为中国文字发明始祖的事迹被夸大和误解。这只是古人对倉頡的一种盲目崇拜,又经历世人的炒作与传承,而不一定反映历史真实面貌。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倉頡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其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