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经济困境犹如历史典故的成语大全在战略棋盘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总会有着一系列的外部客观理由,比如争取生存空间、抢夺殖民地等。但战争背后的真相,是经济驱动。德国经济如何崛起,又是怎样迫使国家发动战争,甚至影响了其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这些内部主观因素鲜为人知。我计划通过一篇文章来探讨德国经济史,为何经济成了决定命运的关键。

19世纪初,德意志邦国分散且落后,如同春秋战国时期一般,每个邦国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而直到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成立,这才奠定了一个国家雏形。在这个过程中,各邦放松军事戒备,并达成共识,一起发展贸易,以实现“超英赶法”。

1852年,内地关税被废除,每个邦之间进行免税贸易,同时普鲁士成为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标准。这意味着当中国爆发鸦片战争而太平天国内乱时,德意志已完成秦始皇统一六朝时代的大业。

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克服交通问题。当时煤矿集中在鲁尔和萨克森,而铁矿则分布在东西边境地区,可谓纺织业又集中在南北方。因此,在关税同盟基础上,要实现内循环,便需要便捷的交通设施。不过,当时公路仅有12888公里,而且费用高于航运,而海上航线也只有一些不足5500吨的小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修建铁路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从1835年的第一条铁路到1867年的全线通车,全程仅6公里,但短短五年后增长至470公里,再过十年即达到5822公里,其后二十年以“十倍增长”的速度增长。此规模令人瞩目,即便用现代眼光看,也相当迅速。

铁路建设需要大量钢铁与煤炭,因此钢铁、煤炭及机械制造出现了飞跃式增长,有近400家厂矿涌现。而资本需求激增,便催生了一批巨型企业与资本寡头。此外,与军工紧密相关的事业也得到了政府支持,使得某些企业如克虏伯壮大至欧洲最大企业之一,有员工1.6万名。

随着商品流通加强,一系列下游产业亦欣欣向荣。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历史上的工业化不可能单靠闭门造车,而必须打开对外市场,让资本技术与商品自由流通,以此推进产业迭代升级,从进口国家转变为出口强手,最终由英国产品倾销市场变为自给自足工业制造之道。30多年的努力之后,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1870年代初期,由英国产品倾销市场转变为自己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水平,此时资本资源整合完毕,其中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钢产量126万吨,将近接近英国的一半水平,这时候就赚到了再一次红利。

接着发生的是普法战争,它不仅结束了法国拿破仑三世执政,更让普鲁士完成了对其他诸多小邦的征服,最终建立起统一帝国。不久之后,对法国50亿法郎赔款也成为这场胜利最直接可见果实。在三年时间里,比20年前的总和还要多新兴建了500家企业,以及15亿马克投资于工业与军工领域。而柏林—巴格达铁路工程则进一步扩展领土范围至中东,与英国竞争国际影响力,不断追求更大的权益空间。

斯大林曾评价说,有三条道路可以让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强权:一种是像英国那样;一种是像俄罗斯那样;另一种就是像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样的方式——通过侵略并索取赔款促进自身产业改造升级。这正是在缺乏海外殖民地的情况下,却仍能走出特殊道路自信路线,然后又变得更加渴望并准备挑起新的冲突。这样的路径,无疑预示着未来将会继续以这种方式行动,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经历确实证明,那种由于生存压力而采取扩张性的措施,其结果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更多冲突与灾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