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经济困境犹如一艘航行在暗礁丛生的船只历史典故百科中的一幅沉浮图

一、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总会有着一系列的外部客观条件,比如争取生存空间、抢夺殖民地等。但战争背后的真相,是经济驱动。德国经济如何崛起,又是怎样迫使国家发动战争,甚至影响了其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这些内部主观因素,却鲜有人关注。

为了探讨这一点,我将通过一篇文章来回顾德国的经济史,看看经济如何塑造了德国命运。

19世纪初,德意志邦国处于分裂状态,每个邦都有自己的货币和度量衡,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这一切在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成立后才有所改变。当时各邦放松军事戒备,并达成共识,一起发展贸易,以实现“超英赶法”。

1852年,全德内地关税废除,加上普鲁士为标准的统一外贸税率和货币度量,这些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然而,要想实现内循环,还必须解决交通问题。在当时,煤矿集中在鲁尔和萨克森,而铁矿则分布在边境地区。纺织业位于南部中部地区,因此要打通内循环,便需要修建铁路。此时公路费用高昂,但航运也有限,只有一些小船用于水路运输。

于是,在19世纪初期,修建铁路成为共识。从1835年的第一条线路到1840年代末期,当铁路里程增长到了5822公里,此后20年以“十年翻倍”的速度增长,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也促进了钢铁、煤炭及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资本迅速积累,从而形成了一批巨型企业,如克虏伯,它雇佣1.6万人,是欧洲最大的企业之一。此外,大规模军工订单也支持了一系列军工企业的兴起,使得许多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虽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一个落后国家能迅速崛起呢?答案很简单:英国就在旁边提供技术支持。大量机器来自英国,而人才招引计划允许技术工人定居并指导本地人员使用设备维护机器。此外,还吸引了英国资本直接投资国内厂房,并享受免税或减税优惠政策。这不仅帮助地方政府筹集资金,而且还传播了英国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这种大规模“技术转移”无价之宝,同时模仿并生产出质量低劣却实用的产品出售给底层人民或出口至低端市场,以此回笼资金投入下一个生产周期。在这样的正循环中,尽管被批评为被绑架,但这过程培养出了能够自给自足且不断迭代升级的产业结构,最终完成从进口国到制造强国转变。

30多年的努力之后,1870年,由于对抗英国产品倾销市场成功,将自身提升为自给自足的大工业制造国家,其资源亦得到整合: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钢产量126万吨;整体生产力已接近半数水平。那时候,就赚到了又一次红利——普法战争爆发,该战争不仅让普鲁士击败法国,更获得50亿法郎赔款,让其投资更多进入工业与军工领域,使得短短三年间新建立500家企业,有15亿马克资本。而铁路建设也不断扩张,为柏林—巴格达项目奠定基础,即将通过陆路连接欧亚大陆,与英国展开竞争性关系。

因此,可以说,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全球霸权,都离不开财政倾斜以及道路上的信念加持。而到了1913年,当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其防务支出占比25%,缺乏殖民地但渴望扩张,便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