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团第二次现代化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现在全球进入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而且是经济为中心到生活质量的全面的、多元的、多样的提升。这样的一种第二次现代化,其实在发达国家,大约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作者:杨团,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首先对于三农改革和现代化来讲,很多人觉得是一个无需再谈的题目,当然对我们来讲,我们是觉得需要划分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但是现在全球进入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而且是经济为中心到生活质量的全面的、多元的、多样的提升。这样的一种第二次现代化,其实在国际上,在发达国家,大约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那么第二次和第一次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网络智能这是大家了解的,还有化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还有其实工业比重下降了,不再是工业时代那样工业一定要占多少比重,甚至服务业的比重上升,而服务业的比重当中,有大量新产生的服务业,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如果说它的区别,第一次更多地是对自然的掠夺和征服,第二次更多地是对自然的保护和回归,第一次更多地是经济和社会是分离的(先要有经济,才能用钱来支持社会),当然如果经济搞得不好,社会就毁坏了。第二次实际上经济和社会融合得很密切,尤其是到了移动互联时代。

第二次现代化与三农联系密切

我们有一个概念是说,第二次现代化(走向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一定是和三农密切连接的,这样其实对三农可能都需要重新定义,农业其实是一个生态的和社会经济的系统,它一定是人、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物共举的,农村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对比较低,能够保持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而不是我们原来把农村和城市分离,农村就是很低下的、脏乱差的那样一个代表。农民每年有固定时间从事农业的耕作,也就是说他除了职业农民以外,兼业农民其实也可以放在里面,而且兼业农民是可以同时有多种身份的,我见过一个挪威的卫生部长告诉我,他同时是农民,他在家里头还有奶牛,当时我很惊讶,后来发现其实这就是相当于第二次现代化,人身份的多元化。

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思路

三农的现代化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必备的前提和条件,下面列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两种思路,其实它就是属于第一次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和第二次更加走向生态文明现代化的不同思路。农业现代化在工业的时代基本思路是资本扩张、规模经营,机械化的方式让农业职业通过技术进入现代化,那么这个过程和结果一定是会挤压中小农户的生存空间的。

另外一种思路是要发挥中小农户的潜能,通过合作、通过农民的组织化和服务的规模化实现农业的规模化,而且要更多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农民的现代化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思路,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国家大量地投资,投资基础设施、也包括投资科教文卫,土地集中、农民上楼、农村城镇化。但是另外一条思路是就地农村现代化(合作投资、农民互助、社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下的一种乡村自治),而且要同时保护农村各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业时代的思路是,农民职业化、农民职工化、农民大农化,然后他们都各自独立,跟工业体系的概念是一样的,当然这也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一种思路是农民兼业化,中小农户适度规模为主的多元主体的相互合作,而且是生态种植、多样种植、多种就业、多元收入来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现在有一个新的提法叫城乡等值,这个城乡等值更多地,很多人是把它看作在社会服务、社会建设这些方面的城乡等值,而我们如果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讲,就是说城市和乡村(包括城市也要走向生态文明的城市),那么今后的城市的改造可能比农村的改造还难,在农村的现代化过程当中,我们国家也好,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也好,出现了一种超越村庄和乡镇行政界线的乡村群落,这种群落它是依靠工农群组的幅射形成的,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形态,而这种形态既有是农民自发产生的,又有是像比如说华润希望小镇是工商投资形成的,所以这样的一些形态正在产生出一些新的情况,这样的新情况只要它是奔着第二次人类的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的过程,那么它就有可能是超越上一个时代的。最终追求后工业时代人与地球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是三农改革的重要方向。

现存三农体制是隔绝和割裂的

中国三农改革的路径探索,我们看到现在的三农体制,可以用隔绝和割裂四个字来形容,城乡隔绝、户籍隔绝,商品流通和金融的流通是隔绝的,空间和市场产业是隔绝的,当然这个隔绝就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就为包括互联网的这种融通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割裂是农村、农业和农民是隔裂的,我们谈起来都是分开谈的,经济和社会是隔裂的,经营主体和家庭主体是隔裂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环境是隔裂的。

那么真的要进行三农领域的深化改革,首先是在观念和思维上地变革,这个观念和思维上地变革,刚才韩俊已经讲到了,思维的变革已经非常地明确了,另外在体制上的变革,这个还是很困难的,城乡一体不仅是在经济运行上,还有在社会管理上,这些方面的体制变革,都还是比较大的难题,而生产、生活、生态,能不能形成互联网时代的产销一体,也是比较大的难题。

农村需要综合农协拉动

那深化改革的路径到底在哪里,原有的路径是我们都熟悉的,我们看到新的路径就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合作重回世界,刚才荷兰的嘉宾特别谈到合作,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合作有新的含义,这个合作不是因为过去农民因为经济利益,所以我要合作,而今天是由于情感、由于创新,是由于社交关系的联络,所以我们要合作,也就是说这个经济的、利益的、物质的,它往往是后来的结果,而不是我合作的目的和目标,这样的合作已经有了新的含义,这样的合作在互联网时代,再加上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它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局面。这样一个局面在农村会怎么表现,我们认为农村的乡村群落,是需要有一个工农群组去幅射拉动群体成长,这个工农群组可能就是新型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所以我们叫综合农协。

综合农协在东亚和中国,都是有经验的。我们的新农协,比如山西永济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已经跨了两个乡镇,而且有了3800多户,有几万人,它的土地的合作,刚才吴敬琏先生讲到土地流转的各种形式,它的各种形式几乎都有,而且有意思的是2006年的时候,他做了一个雇工式的土地流转失败了,从2009年开始,他在做土地合作的方式成功了,土地合作的基本要点是,这个协会给农民提供服务,而不是雇一批农民去当雇工,这样的一个协会走到今天,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体量,这个提量能够达到一年的销售额大概超过4000万,然后它的工作人员有100多人,每年给这些工作人员发工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大专生为主了,大概还能够有个两百万左右的利润。

而这个利润来自哪里?第一个是来自于小额的金融,第二个是来自于供销农产品的营销和消费品的营销,包括农资,甚至还有手工艺,还有农业加工的一些收益)。它做老人服务、儿童服务、文化娱乐,包括还有农业技术推广这样的一些工作资金,没有让政府出一分钱,都是综合农协靠自己的努力、自己挣出来的钱,用他的经济去养社会、养文化,形成了经济和社会完全融合一体。

所以我们来讲这个主题,我们是认为综合农协可以成为中国三农改革的突破口,它之所以可以。

第一,它利于满足三农领域第二次现代化的需求,就是要做生态文明的现代化,要让经济和社会协调共融。

第二,它可以适应中国三农的特征(兼业化、中小农户为主、种植就业收入的多元性)。

第三,它可以推进中国乡村的基层社会治理,向着化的方向发展。刚才我说的这个协会按照他们自己定的制度,过一些年就会进行选举,而且他的组织制度的调整,也是朝着这样一个化的方向走的。

第四,从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综合农协可能基本具备移动互联时代O2O模式的一些基本要素,因为它有足够黏性的海量会员或者社员,然后它有线下的多元综合服务,这是一个基础了。然后它的供应链是完全闭环的。如果再加上线上支付的话,它就可以更快地成长。

我们认为综合农协的这种制度和这样的一种组织形态,它是有可能衔接三农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供销社不是农协组织 是职工组织

后边再讲一点就是关于供销社的综合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是今年4月份的时候,中央有一个文件,而这个文件实际上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花了几年的时间推出来的,大概念是说供销社要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农民合作组织的领军主体,供销社目前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体量很大的三农集团军,大概300多万职工,大概每年有300多万的利润。它在乡镇这一级有2.5万个供销社,在乡村一级有31万个点。

中央之所以把供销社作为一个相当于走向综合农协路径的排头兵,是因为供销社本身的体量很大,系统完整,还有就是它同时兼有事业单位、社团、企业,它同时有公益性,也有商业性。

所以供销社的改革,将是我们未来关注三农改革的一个重要焦点,而这个焦点的关键在哪里?供销社的商业部分做得不错,但是比刚才我所说的综合农协做的最差的,它不是农民的组织,它是职工的组织。它如果能够和刚才我讲的这种真正自发、自主生长的,像农协这样的组织能够结合起来,那中国的三农就有希望了。

综合农协是农村发展的抓手

最后要做一个总结就是,我认为可持续农业、生态农村和农民就地现代化,是实现新时代国家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要做这个现代化是要重建农村的社会基础的,要重整农村的基本功能,这个新型的综合农协是重要的载体和抓手,它是兼顾经济和社会功能的,而且目前它已经具备了境外经验和中国本土经验,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这样的条件。

所以它对于走出三农困境,对于走出乡镇治理的困境,它是应该有重要意义的。在今天供销社综合改革,已经成为了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形势下,怎么去推动用综合农协的路径,用加强基层合作社的改革和改造的路径,去推进三农领域的改革,我觉得是其中的关键。

华西村成了特权集团 剥削外地打工者

提问:听到杨团教授在农业综合社方面进行了探索,令人钦佩。我想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说搞的综合农协,当年的人民公社高级合作社,有什么区别。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都在包产到户之后,像华西村走集体经济的道路,有什么区别。

杨团:非常好的问题,这个是问到点上了,我们先得说,人民公社和我们所说的新型的综合农协有相似之处,但是它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人民公社是党政一体的,人民公社是党政来领导农民的,它并不是属于农民自主、自治的组织,人民公社的路数,一直到改革开放甚至包产到户以后还存在,组织让农民种什么,大家就都要种,结果一下子赔了,谁来管呢?没有人管,它不是由农民自主决定的,也就是说人民公社这个组织的产权,所有者是谁?是政府,这和现在说的综合农协是完全两样的。所以关键是在组织和制度的设计上。

第二个问题是华西村现象,这些机构当时都没有分田到户,结果一个个都富了,像这样的村庄大概有1000多个,我们发现这些村庄经济是上去了,像华西村那里搞的1000多个人,一直包到老包到死。但是经济虽然上去了,但是农民之间真正的合作意识,农民之间的共举、共通、共融是没有达到的。最后导致的是剥削外来的打工者、这些外地的农民,几万人为1000多人服务,所以他自己了一个特权集团,这当然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人学研究网·人类通史栏目编辑:童心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