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邑之谋,史称“下邑画策”。下邑,秦县名,在今安徽砀山县。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彭城大战,汉军五十六万败于楚军三万,全军溃散。汉王刘邦在败逃途中差点当了俘虏,刚一脱险,就在下邑问计群臣,张良答以灭楚策略,这就是“下邑之谋”。

前205年(汉高祖二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áng]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

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

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

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现在与项羽有了隔阂;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派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

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综观下邑之谋的提出与实施过程,刘邦以弱胜强是智胜力,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面对严峻挑战,临危不惧,要有坚定的必胜的信心;其二,全局战略规划的核心,一是计划周密,二是开发人才;其三,洞察敌、我、友,分化敌人,团结中间,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其四,深固根本,完善自己,增强实力。

刘邦自己总结的取胜之道,汉有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各有担当之才为汉王所用,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所以楚亡汉兴。说到底,人才是根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