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章注译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一章相当于中国版的《君主论》。意大利人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的这本五万多字的小书,被克伦威尔、拿破仑、俾斯麦当做枕边书,号称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十本经典著作之一 第三章 【合校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帛)恒使民无知无欲也。(帛)使乎知不敢,弗为而己,则无不治矣。 【注释】 ①不尚贤:不崇尚贤才。 ②难得之货:珍奇之物。 ③不见可欲:见,显露。可欲,引起贪欲的东西。不展现那些诱发的东西。 ④虚其心:其,指代百姓。心,思想,古人以“心”为思考的器官。清空百姓思想上的杂念。 ⑤实其腹:饱实百姓的肚子。 ⑥弱其志:志,欲念。减弱百姓的。 ⑦强其骨:强健百姓的筋骨。 ⑧使乎知不敢:通行本作“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取帛书本“使乎知不敢,弗为而己”。知,通“智”,智巧者。使智巧之人不能滋事。 ⑨弗为而已:不去做。 ⑩无不治:国家大治。 【今译】 统治者不尊尚贤才,百姓就不会去邀宠争名。统治者不贵重珍奇,百姓就不会去行窃贪利。统治者不显露诱发贪欲的东西,百姓的心就不会被扰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是这样的:虚空百姓的思想,填饱百姓的肚子,减弱百姓的欲念,强健百姓的筋骨。经常让百姓处于没有多少知识与贪婪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别有心机的巧智之人不能利用百姓,不去乱干。从而实现国家大治。 【悟道】 这一章相当于中国版的《君主论》。意大利人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的这本五万多字的小书,被克伦威尔、拿破仑、俾斯麦当做枕边书,号称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十本经典著作之一,很遗憾地是,我在这个名单里并没有发现《道德经》。 《道德经》第一章讲“本体论”,第二章讲“现象相对论”,第三章讲“君王论”。这三章,推出了道从存在,一步步降落到现实人间的逻辑过程。可以说,读懂《道德经》前三章,便明白了老子思想的一大半。 西周王政摇摇欲坠,天下诸侯兵戈四起。在春秋时期历史背景下,乱世出英雄,磨难出思想家。上述马基雅维利的人生故事,就是磨难出思想家的例证。从古至今,但凡是大思想家,没有不关注现实的。老子、孔子都对当时的现实做了强烈的批判,并努力从事着寻找拯救天下良方的工作。孔子带了一大批,一传十十传百,世世代代接续,传到今天,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说传播链,以至于人们以为只有孔子才是积极救世的。老子没有带,其本应有的巨大影响力被埋没在无声的历史长河之中。即便如此,但其智慧犹如繁星,夜幕虽暗,仍能透射出斑斑点点诱人的光芒,吸引无数的智者仰望。 很多人用“尚贤”,是墨子的主张,来证明这是老子后出的证据之一。然而,一种观念的形成必然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淀,春秋时期很多的观念都是古已有之,经过思想者的诠释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说君子一词,也不是孔子的独创,经过孔子对君子新的理解而流传开去。同理说明,尚贤也不一定就是墨子的开创。或许春秋之前在朝廷中已有尚贤的风气呢。 尚贤是老子反对的,为什么反对?因为尚贤会让人争名,君主的尚贤直接树立了一种榜样,上有所好,下必趋之,百姓就会纷纷驰骛。所有的人都去想方设法让自己“贤”,进而争取这个美名,这个就不美了。结合上一章“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的辩证逻辑,贤与不贤是相对的,树立贤名,也是主张了不贤之名。 “不尚贤”的目的是去浮名,“不贵难得之货”的目的是去重利。“不见可欲”,是对这两者的总括。“名利”二字,是人心纷扰的根源。所以,圣人之治,不是让老百姓去争,去为盗,致使民心乱。而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重点讲一下“虚其心”与“弱其志。”古人以为“心之官则思”心灵的功能是思考,今天我们知道思考是脑的功能。这里的“虚其心”,多数人解释为心灵,我觉得是错误的。应该解释为“使百姓思想虚空”,胡思乱想不要太多。弱其志,这个志,是志欲,意思是减弱百姓的。精神与物质两方面,老子都兼顾讲到了。直接翻译这句话就应该是这样的:让老百姓,少点胡思乱想,多点吃饱喝足,少点名利贪欲,多点强身健体。让他们本本分分地过着舒适的小日子多好呀!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一句是对前面的概括,无知,是少思;无欲,是弱志。这里要纠正一下,无知比较绝对化,应该理解为相对少一些,绝对的无知就是愚蠢,绝对的无欲就是圣人,既蠢且圣,似乎不是老子对百姓形象的描述吧。 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智巧之人的聪明无处安置,百姓不会被搅扰,杜绝乱作为。如此的话,国家可以大治,人民可以大安。 作者:竹筱帆(某出版社资深编辑、人学研究网建设者) 网名:人学研究网中华典艺子网站 责编:紫天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