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介绍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五星上将,家,军事家。

艾森豪威尔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944年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晋升为五星上将。1952年竞选获胜,成为美国第34任,1956年再次竞选获胜,蝉统。1969年3月28日在华盛顿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8岁。

艾森豪威尔任职8年期间,美国社会经历了战后最安定、繁荣的时期,上任后半年签订《停战协定》,支持所有反对苏联及党的政权。

为政举措

州际高速公路系统

1954年,联邦政府通过了补助一亿七千五百万于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法案(Federal-Aid Highway Act of 1954 included$175 million for Interstate System),紧接着在1956年签署了这项法案以及“Highway Revenue Act of 1956”,于是州际公路赖以发展的法源与基金得以确认。往后美国高速公路于是四面八方的蔓延生长,划过无数都市,对美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农产品过剩问题

1954年,为了消化国内的粮食库存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的核心法令《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又称《480公法》),以无偿与有偿援助等方式对外提供粮食,从而开启了制度化的对外粮食援助计划。50年代末,美国将该计划命名为“以粮食换和平”计划,以突出利用粮食援助拉拢第三世界国家、遏制主义的功能。处理剩余农产品和为冷战遏制战略服务,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的两大目标。

冷战政策

艾森豪威尔继续推行冷战政策,加速发展战略空军,使他成为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支持所有反对苏联及党的政权。

新面貌战略

美国的全球遏制战略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继杜鲁门后走马上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战略被称为新面貌战略。新面貌战略以用尽可能最小的代价取得对主义尽可能最大的威慑为目的,其手段包括核威慑、联盟政策、心理战、秘密行动、与对手谈判等。新面貌战略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弱点,因而未能实现其预期的遏制目标。[8]

对华政策

战后美国第二任艾森豪威尔继续推行敌视和遏制新中国的政策,支持和控制退守的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华政权,阻止新中国解放,由此引发了两次台海危机,它加剧了远东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并在战争中威胁对中国试用核武器,而这一举动之前麦克阿瑟也曾提出过,但遭到杜鲁门的坚决反对,并撤销了麦克阿瑟的司令职位。这些举动使得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同时也正是由于美国的干涉,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问题仍是中美关系的症结所在。

艾森豪威尔主义

1957年,美国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关于中东的特别咨文,并提交中东决议案。这一决议的基本原则,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主要内容是:由国会授权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有权应这些国家的请求提供武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面临“国际主义控制的任何国家的武装侵略”。

指挥北非战役

1942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总司令,指挥实施北非登陆战役。1943年2月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总司令,组织实施突尼斯战役,结束北非战事。[1][11]

指挥西西里岛战役与意大利南部战役

1943年,指挥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意大利南部战役,迫使意大利投降并对德宣战。12月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1][12]

诺曼底登陆

1944年,指挥三百多万盟军官兵、二万多艘战船,在诺曼底成功抢滩登陆,指挥盟军将德军逐出法国,直捣德国腹地。拉开了盟军的序幕,也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