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成20年来首人晏殊物品场景中独树一帜

晏殊,自幼聪明好学,以神童之姿闻名。景德元年(1004年),他在14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与众多考生同入殿试,他的冷静与才华深受真宗赞赏,授予进士出身。宰相寇准曾评价:“晏殊乃外地人。”皇帝回应:“张九龄岂不是外地人?”此事后,晏殊继续展现其才华,被任命为秘书省正事,并留在秘阁深造。

他的学习勤奋、交友持重,让陈彭年等对他甚为器重。在太常寺奉礼郎期间,他编修宝训,并参与祭祀活动。母亲去世后,他请求延迟服丧,但未被允许。此后,他历任光禄寺丞、左正言、直史馆记室参军、升王府记室参军掌书写笺等职位。

当仁宗继位时,晏殊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这一建议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他又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而遭遇困境,但仍致力于教育改革,在应天府书院倡导学习和讲学,对培养人才有着重要影响。

晚年的晏殊尽管官至宰相,但保持了平易近人的品格。他唯贤是举,为朝中贤才如范仲淹、孔道辅提供了机会,也推荐韩琦和富弼担任高级官职。他的主张,如罢免监军制度,使得将领能更自由地作战;整顿财赋制度也有助于国计民生。

文学方面,晏殊以词著称,有“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之称,其词风婉约清丽,如《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广受赞誉。他不仅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也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是江西词派的领袖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