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大王的故事
1805年4月,一个婴儿在欧登赛城的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诞生。他那强烈而又充满活力的啼哭声仿佛是上帝将天使降临人间的声音。教士安慰着惊慌失措的母亲:“孩子们一开始哭得最厉害,最终他们也会唱出最美妙的声音。”多年后,这个用歌喉如夜莺般绽放的人向世界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即便是圣诞老人也不敢妄言能与之媲美。他的名字,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父亲是一名贫苦鞋匠,他读过不少书,拥有丰富想象力和一点浪漫情怀。在家中,他经常为孩子讲述故事,并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玩具游戏。这些经历让他对小孩有着无限热爱之情,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欧登赛是一个封闭的小镇,上面飘荡着关于神奇传说和女巫的传奇故事。纺织室里的阿婆们有时会讲给来访的小安徒生听,他们那些离奇古怪的情节让这个天真烂漫的心灵更加丰富多彩,有时候他还会因为自己幻想中的精灵被吓得飞速逃回家中,魂飞魄散。但这些古老传说和童年的幻想,将成为他日后的创作源泉。
小学时代,安徒生常常偷看学校里惟一的女孩萨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对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充满渴望。一次偶然机会,他们一起回家,但他的脚步却停留在原地,而萨拉则踏上了归途。她宣誓自己将来要成为某农场的女管事。然而,安徒生的眼神闪烁,“你怎么能做个管事呢?我长大后要把你带到我的宫殿里。”萨拉笑了,她认为这小子一定疯了第二天,一位磨坊主儿子揪住他的头发嚷道:“早上好啊,大公爵!你的宫殿在哪里?”周围的人捧腹地笑起来。这段恋情也就这样没有结果结束。
11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那一年春天,当季风轻轻吹过田野的时候,一束花从远方送到了我们的窗户边,那花叫做“希望”。14岁时,他独自离开故乡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在那里进了一所歌剧学校。但贫困生活使他患病,没有办法继续追求歌唱梦想。而后进入文法学校,但总是受到嘲讽和歧视幸运的是,那里的图书馆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激发写作热情的地方1829年,《从霍尔曼运河到阿玛东部步行记》出版。不久之后,《尼古拉塔下的爱情》也在皇家剧院上演,但是由于出身低微,不断遭受一些无聊文人的嫉妒攻击。他无法忍受这种环境于1830年的夏天离开了空气沉闷的哥本哈根,为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去了菲英岛及同德兰半岛旅行。
“旅行就是生命”,这是安徒生的座右铭,从1831年起,他开始了一系列国外探险旅程直到1873年的瑞士之旅。当时已68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他携带着雨伞、手杖以及简单行囊访问所有国家完成《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的作品编著。此外还有《即兴诗人》,以其深刻自我反省引起国际关注,是他文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之一。
作为诗人、剧作者、游记作者,以及剪纸艺术家的多才多艺形象展现在纪念博物馆中,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剪纸图案,如舞蹈者挂饰、各种花卉动物,还有一些门徽都是由他亲手剪制出来的人头剪纸。但真正让世界瞩目的仍然是那些流动于心灵深处而又永恒不变的情感——童话。在自己的童年体验中,尤其是在穷苦孩子生活中的寂寞与痛苦之中寻找答案,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并且希望能够通过诗歌找到解答,这正是为什么他选择以如此纯真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因为它们像种子一样藏匿在思想之间,只需一股细流、一缕阳光或一滴苦酒,它们就会破土而出,就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
从1835年至1872,每个圣诞节都会有一篇新的作品问世共计43载涌现出了168篇作品那诗一般语言曲折的情节,使得他的童话迅速走红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在《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等众多杰作中,无论是在奇异梦幻般火花爆炸还是对劳动人民以及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寄予同情方面,都表现出了这一点。而对于那个冬夜,小女孩孤单一人划燃最后一根火柴,在微弱光芒下,她幻想着一个快乐圣诞夜:桌布雪白烤鹅冒烟蹒跚前行……但随即消逝元旦清晨人们发现她的尸体冰冷街角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赤脚寒冬守候未曾知晓何为幸福只好带着悲哀寄希望于天堂
尽管晚年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但幸运的是,他一直生活在朋友敬爱之下。一位大学学生寄给他一个已经枯萎四片叶子的三叶草据民间传说,这种植物能赐予幸福。青年信件提及此物曾被母亲收藏,却未曾交出去,而今遵嘱寄往此地当这位伟大的作家沿丹麦街道缓缓行走时,有些路人怀抱崇敬的心态向他们致意另有许多目送者,其余观众则目送这位文化巨星他们很多都是因为他的童话熏陶而长大的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引领我们走向彼岸,所以他们既骄傲又忧愁
标签: 上天入地的神话人物 、 30个神话故事 、 免费神话故事100篇 、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 高质量穿越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