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经济困境

 

一、

德国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

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都有一系列的外部客观理由,比如要争取生存空间、抢夺阳光下的殖民地等等。

但战争的背后是经济,德国经济是怎样崛起的,又是怎样逼迫国家发动战争的,甚至决定了德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战术?这些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内部主观因素,很少有人关注。

于是我就准备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把德国的经济史捋一遍,来聊聊经济是如何影响德国命运的。

德国经济是19世纪崛起的,那我们就从19世纪初说起。

德国的最初形态和春秋战国似的,是破碎成玻璃渣子一样的的德意志邦国,各邦国之间关卡林立,货币和度量衡也不统一,根本没办法一起生活,直到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成立,德国才有了国家的雏形。

所谓关税同盟,就是在德意志邦国在军事层面放松戒备,在经济层面达成共识,以后要团结合作,一起做生意发家致富,争取在短时间内“超英赶法。”

到了1852年,德意志邦国废除内地关税,承诺各邦之间的贸易免税,并且以普鲁士为标准统一外贸税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也就是说,中国都爆发鸦片战争了,太平天国都要起义了,德国才完成中国两千年前秦始皇的成就。

关税同盟只是起点,德国经济想要崛起,还必须克服交通的问题。

当时德国的煤矿集中在鲁尔和萨克森等地,铁矿分布在东西边境地区,纺织业则在南部和中部等地区,可以说,德国想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打通经济内循环,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设施。

但是我们都知道,货物运输的成本非常高。

据流传下来的资料显示,19世纪初的德国公路只有12888公里,费用是航运的3—4倍。那德国用航运交流不就可以了吗?可问题是,德国只有20艘汽船,总吨位不到5500吨。

这么贵的公路运费,这么少的航运载重,根本负担不起德国经济内循环的重任。想顺利的做生意赚钱,必须修建驰道,啊不对,必须修建铁路。

于是,修铁路成为德意志邦国的共识。

1835年,德国建成第一条铁路,从起点纽伦堡到终点福尔特,全场仅6公里,但短短5年后德国铁路里程便增长到470公里,再过10年已经达到5822公里,此后20年都以“十年翻倍”的速度增长,运货量也达到每公里40亿吨。

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德国修铁路的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而修铁路需要钢铁,炼钢需要煤炭,于是在铁路的需求下,德国钢铁、煤炭和机械制造出现爆发式增长,有各种厂矿近四百家。

铁路、钢铁和煤炭又需要大量资本,于是德国的资本也快速集中起来,形成一系列巨无霸企业,出现了一批资本寡头。

等铁路修成以后,德国的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于是纺织、零售、餐饮等产业也繁荣起来。

此外,德意志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始终有统一德意志、称雄欧洲的军事野心,便在修铁路的时候,政府以军事订单的方式,扶持起大批军工企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克虏伯发展成欧洲最大的企业,雇佣1.6万名员工。

所以德国的经济崛起,其实是以铁路和战争为龙头,带动一系列中下游产业蓬勃发展。

 

二、

19世纪初的德国是落后国家,要人才没人才、要技术没技术,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修铁路建工厂呢?

其实答案也简单,英国就在旁边蹲着,薅羊毛非常方便。

1830—1840年代,德国建工厂需要的机器,几乎都是从英国进口来的,甚至1842年使用的245台火车头,只有38台是德国制造,其余火车头有166台进口自英国,29台来自美国,12台来自比利时。

除了直接进口机器以外,德国还搞了人才招引和招商引资。

人才招引的对象是技术工人和工程师。

德国出台政策,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定居,但必须指导德国人使用设备和维修机器,比如但泽的一家冶铁工厂,共有职工104人,但14名领导干部都是英国人,厂长还定期返回英国,用德国资本购买英国的技术资料。

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也是英国,德国各邦的政府允许外国企业直接办厂,并且给了免税或减税的优惠政策。

能正大光明的减免赋税,英国企业就不用费尽心机逃税了,那还不是美滋滋?于是德国的外企越来越多,到1857年,以英国为首的外国资本,在德国拥有近1亿马克的股份。

虽然德国人民吐槽说,英国资本绑架了德国,但德国在吸引外资和人才的过程中,学到了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种大规模的“技术转移”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而且德国学到英国的技术和经验以后,很快就能模仿复制,生产出质量低劣却不影响使用的“伪英国货”,卖给德国底层人民,或者出口欧洲抢占低端市场,企业回笼资金便能投入下一轮的研发生产。

在这样的正循环过程中,德国企业逐渐成长起来,到1860年代初期,德国钢铁产品的进口量,便下降到30%左右。

所以说,闭门造车是搞不出工业化的,必须在内循环的同时打通外循环,让资本技术和商品流通起来,各项产业才能一步步的迭代升级,国家才能完成进口国到制造国的转型。

德国的这条转型之路走了30多年,1870年便由英国产品的倾销市场,成长为自给自足的工业制造国家。资本和资源也被整合起来,煤产量是3400万吨,钢产量是126万吨,以整体生产力来说,已经达到英国的一半左右。

也就是这个时候,德国又赚到一波大红利。

1870年7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法国出兵22万人,准备先夺取法兰克福,逼迫普鲁士投降。普鲁士动员起47万人,短短半个月便击溃法军,进入战略阶段,9月1日的“色当会战”更是包围法军,法军统帅拿破仑三世投降。

在这场赌国运的战争中,法军损失12.4万人,普鲁士仅损失9000人,普鲁士大获全胜。

战争结束以后,法国的拿破仑三世退位,巴黎公社成立,而普鲁士则完成德国的统一,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德意志帝国成立。

其实这场战争对德国来说,最大收获是法国的50亿法郎赔款。

这笔巨额赔款,大部分被德国投资到工业和军工产业,以至于“普法战争”结束以后的三年里,德国修建的铁路、厂矿、军工企业数量,比此前20年的总和都要多。

仅在1872年,德国就新成立了500家企业,拥有15亿马克的资本。而在铁路方面,德国准备修建柏林—巴格达铁路,要通过陆地交通线,把国家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中东,和英国一教高下。

9000人便换来国家工业化起飞,德国血赚。

后来斯大林评价说,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发展道路有三条,英国道路、沙俄道路和德国道路。所谓德国道路,就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进行军事破坏,以及索取赔款的道路。

以我们人的眼光来看,德国的崛起模式和日本差不多,都是小国在生存的压力下,走上扩军备战之路,然后用一场大战的战争赔款,刺激国内产业改造升级,进而形成一种不正常的道路自信,变得更加渴望战争,也更有挑起战争的意愿。

德国道路其实也是日本道路,是发动世界大战的轴心国道路。

所以到了1913年,已经是欧洲经济第一的德国,国防费用是18.22亿马克,占财政支出的25%,在财政倾斜和道路自信的加持下,缺乏殖民地的德国,发动世界大战便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说,发动战争是刻在德国骨子里的基因,毕竟19世纪初搞工业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和打仗。

德国非常自信,一定能把英法挑下马来,得到和经济实力匹配的世界地盘,以及国际影响力。

但德国的问题和日本一样,就是实力强大而战略纵深不够,依靠爆发力打突击战没问题,但是持久性太差,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

为了将战争持久的进行下去,德国政府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刷马克,导致德国的货币供应量从战前的72亿马克,暴增到1918年的284亿马克,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的日子相当痛苦。

不管德国制造多么精良,陆军多么善战,都不能挽救战略纵深的硬伤,德国和周边的哪个国家打仗,都是体量相当的国战,几乎不存在以大欺小的概念。

所以我觉得,德国发动世界大战是必然的,四年后战败也是必然的。

 

三、

做为“一战”的战败国,《凡尔赛和约》让德国失去6.5万平方公里土地、700万人口、以及高达132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

原本按照法国的意思,发动战争的德国就不要存在了,直接肢解算了。

但是英国想啊,肢解德国的话,法国就成欧洲唯一的强国了,那英国以后怎么在欧洲混?

于是英国坚决反对肢解德国,要留着德国来制衡法国。

而美国在战胜国的刺激下,初步有了称霸世界的野心,便也想在欧洲安插棋子,用来制衡英法这种老牌强国。

选来选去,美国也选中了德国。

就这样,有了英国和美国的干预,战败的德国成了一颗棋子,避免彻底失败的命运,保住将来重新崛起的根基。

既然是制衡欧洲的棋子,战败的德国显然有些弱,不能满足美国的要求,那么美国要达成目的,必须重新武装德国。

巧合的是,20年代初的德国超级通货膨胀,给美国提供了介入德国的最佳时机。

那场超级通货膨胀给德国造成巨大的伤害,1921年11月,马克兑美元的汇率是330:1,两年后便成了4.2万亿:1。马克的快速贬值,让德国人的财富缩水严重,以前有几十万马克就是中产阶级,可现在连1美元都兑换不到。

德国数十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中产阶级沦为赤贫的无产阶级。

而就在德国经济跌落谷底的时候,美国资本趁机到德国抄底。

一方面是美国在1924年启动“道威斯计划”,把德国的战争赔款削减到370亿马克,然后向德国提供326亿马克的,让德国偿还英法的赔款并且恢复工业实力。

另一方面,美国的资本随着进入德国,大量收购或入股德国企业,控制德国工业的半壁江山。

有了美国资本的输血,德国恢复了欧洲最先进的工业体系,但整个20年代也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为什么是畸形的繁荣呢?

因为德国经济确实复兴了,制造业不仅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并且逐渐有了和英法竞争的能力,但不管哪家企业,或多或少都和美国资本有关系。

如果你是20年代的德国人,会怎么想?

恐怕也是一边享受经济恢复的红利,一边吐槽美国和犹太资本都是些王八蛋,这种憋屈的感觉,想想也是很难受的。

如果日子就这样继续下去,德国应该和现在的日韩一样,不仅是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同时也是美国安插在欧洲制衡英法、苏联的棋子。

但是世事无常啊,20年代末的大萧条,让世界走向偏离原有的轨道,战争狂人希特勒也趁势崛起。

 

四、

早在1923年11月,希特勒就在慕尼黑啤酒馆发动,准备一举夺取政权,结果还没走出村口,就被一举扑灭。

此后6年的时间里,希特勒都过得非常消沉,宏图大志得不到伸展。

毕竟20年代的德国经济蒸蒸日上,谁跟着希特勒玩命啊,好好经营小日子不好么,干嘛要打破现有的秩序。

但是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受美国资本影响颇深的德国,迅速被经济危机拖下水,到1932年失业人口便飙升到600万,而德国的总人口也不过六千多万。

失业就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就不能养家,所以明面上失业人口是600万,实际上受经济危机打击的德国人,远远不止这些。

这样的人,在现代是走上街头的者,在古代中国是失去土地的流民。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表明,当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任何道德约束都变得一文不值,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愿意尝试任何机会,哪怕这个机会非常偏激。

于是德国人选中偏激的纳粹党和希特勒,尤其是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白领、手工业者、小店主,成了纳粹党崛起的第一批燃料。

1933年,煽动民粹情绪的纳粹党成为德国议会第一大党,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执掌德国政局。

希特勒是依靠失业者起家的,那么恢复经济消灭失业,便是希特勒执政的合法性所在,所以他刚做总理就承诺:

“四年之内一定要消灭失业。”

在欧美国家参加选举,喊口号很容易,要落实口号就很困难,但希特勒还是做到了,短时间内便恢复经济消灭失业,让德国重新回到欧洲第一大国的位置上。

这段历史一直被网友们津津乐道,说希特勒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像变魔术一样再造德国。

我们都知道,经济不是无缘无故恢复的,失业不是无缘无故消失的,即便是变魔术也需要一些道具,希特勒能带领德国复兴,一定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依然是美国资本的输血。

美国控制了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德国出现经济危机,美国资本也要受到伤害,所以稳定德国秩序,挽救德国的经济危机,很符合美国资本的利益。

在《华尔街与希特勒的崛起》里写到,希特勒上台前便收到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美国资本家提供的3200万美元赞助。

这是恢复德国秩序的赞助。

而且据后来的资料披露,美孚石油向德国法本转移2000多项专利技术,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曾给德国盖世太保捐款,杜邦公司把橡胶和飞机技术卖给德国,亨利·福特由于提供技术和投资20亿美元,被授予铁十字勋章。德国的军工企业中,美国资本控制的就有60家以上。

这是挽救德国经济,方便美国赚钱的投资。

(这段在世界大战的文章里写过,这里为了文章完整,重新贴一下。)

其实纳粹德国吸纳美国资本,和普法战争前吸纳英国资本没什么区别,曾经的德意志帝国能借英国资本壮大,希特勒相信,自己的国家也能借美国资本壮大。

无非是互相利用一下,迟早要和前辈们一样,把美国资本踢出去的。

希特勒振兴德国的第二个原因是搞大基建。

1933年6月,希特勒和政府通过一项修建高速公路的法案,而且要沿着观光路线修建,因为这代表着德国伟大的建筑成就。

3个月后,高速公路的工程开始动工,希特勒铲下第一锹土,到了1938年,德国已经建成3500公里的高速公路,质量非常过硬。

其实当时德国人的汽车保有量并不高,平均100个人才有1辆汽车,修建高速公路也没什么人去开,常年空闲在那里。

要是算经济账的话,这是一项赔本的生意,顶多算是希特勒的面子工程。但要是算账的话,这些高速公路的意义就大了。

在修建高速公路的时候,政府可以提供近60万个工作机会,再加上为修高速公路服务的建材、服装、餐饮、制造等行业,能提供的工作机会不下百万个。

而且在修高速公路的同时,希特勒推出购车减税的方案,减轻了德国人购买汽车的负担,于是德国人的买车热情高涨,1933年的汽车销量就比1932年翻一番,1935年在这个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汽车能卖出去了,汽车企业便能扩大生产规模,这就提供了就业岗位,有利于消灭失业恢复经济。

一战前的德国通过修铁路带动产业链,二战前的德国通过修公路带动产业链,可谓是要想富先修路,一脉相承啊。

当然了,最大规模创造就业岗位的是军工企业。

刚做德国总理的时候,希特勒便以“消灭失业”的理由,开启了重整军备的计划。

在这个计划的指导下,政府财政大量向军队倾斜,以至于陆军控制了2800家企业,生产了德国过半的钢铁和汽车。空军列出制造1.7万架飞机的计划,创造了7万人的就业岗位,而克虏伯工厂开始以拖拉机的名义造坦克。

这些军工企业及其中下游产业链,把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口都吸纳进来。

对于希特勒来说,重整军备是很划算的政策,平时可以消灭失业带动经济,战时可以输出产能重振国威,简直是一举两得。

至于那些依然失业的人口,希特勒也特别有创造性:“你们都当兵去吧,吃上国家的军粮,国家就彻底消灭失业了。”

于是德国的军队从10万人,扩大到二战前夕的75万正规军、100万预备役。

至此,德国彻底消灭失业,国家经济蒸蒸日上,人人都有工作,大街上跑着崭新的汽车,每个德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脸。

 

五、

有很多人说,如果希特勒突然去世,他将是流芳百世的领袖。

但这种说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幻想。

希特勒的经济政策是,刚吃下去的时候药效猛烈,等药性过去之后,就会变得非常疲软,根本没有持久性。

因为不论是修高速公路,还是重整军备,都需要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而政府在不健康的经济环境下,财政税收能力是不足的,那么德国政府只能和印钱。

1932年的德国政府财政,除了花销以外还有一些盈余,算是比较健康的。1933年开始搞大基建,德国政府就出现8亿马克的赤字,1938的财政赤字直接飙升到95亿马克。

这些钱,希特勒是还不上的。

更严重的是,随着重整军备计划的推进,很多生产民用消费品的企业,转型生产军用品,导致德国的民生受到影响,15%的粮食必须依赖进口。

如果进口不到粮食,德国人就要饿肚子了。

而且民用消费品的产量减少,导致出口量的减少,军用品的产量增加,导致相关原材料的进口增加,赚不到钱还要不断花钱,这种经济模式怎么可能持久?

所以赤字难以削减、粮食短缺、财政收入不佳,就是希特勒面临的经济困境。

经济大师沙赫特警告希特勒:“希子,你再这么瞎搞,经济危机很快就来了。这里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让我来吧。”

希特勒告诉他:“沙子,你不适合为伟大的国家服务了,回家去吧。”

当然了,希特勒知道自己面临的经济困境,但他不着急。

这些年重整军备,就是把国家资源都all in到军事上,等经济危机出现的时候,用战争一次性解决问题。

他的原话是:“要保持德国的经济安全,并且长期保持复苏的态势,就必须到东欧开拓生存空间。”

所谓开拓生存空间,其实就是把东欧的人口赶走或消灭,用东欧的粮食来供养德国人,用原材料和产业抵消德国的财政赤字。

可以说侵略东欧乃至发动世界大战,原本就是希特勒恢复德国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他的一切行动,都是为最后梭哈一把做准备。

而由于严重的经济问题,德队不适合打持久战,必须用有限的资源赢得最大的战果,德国便出现“闪电战”的概念。

所以“闪电战”倒也不是什么创新战术,而是德国经济困境下,无奈的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战也就从德国闪击波兰开始了。

 

六、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希特勒的经济困境”,其实只聊希特勒的部分就可以了,但我还是想从源头说起,把希特勒的经济困境,放在整个德国的经济进程中去观察。

然后就有了这篇可能有些标题党的文章。

我们现在重新审视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就能发现德国在工业化和经济崛起的起点上,其实是有问题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度的。

德国是中欧的陆权国家,西边的英国和法国,在大航海以后积极出海开辟殖民地,依赖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这两个国家都辉煌过一段时间,不仅能繁荣国内民生,还能在世界范围呼风唤雨。

东边的原本是土包子国家,偏偏西伯利亚是广袤的无人区,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占领,开拓了国家的战略纵深。

德国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不是有句话么:“我出生之前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在德国人看来,夺取殖民地是德国的历史使命。

这是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天时。

德国是被英法俄包围的国家,在二战以前的暗黑森林世界,和平的国际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德国难免有一种不安全感,骨子里就认为,如果德国没有强大的实力保护自己,可能会有灭国的危险。

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想要、想要经济繁荣、想要世界影响力,都得发动战争夺取殖民地。

这是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地利。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失败了,我认为和德国的关系不大,主要是20世纪出现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

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实力强劲,国家有战略纵深,有足够的能力打持久战,即便在战场上失利,凭借雄厚的国力也能把德国耗死。

而持久战恰恰是德国的软肋。

不论一战还是二战,德国都是初期进攻猛烈,后期疲软无力,这和德国的人口、经济基础、消耗材料组成的整体国力有关系。

如果没有美国和苏联的出现,德国消灭英法横扫欧洲,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有了美国和苏联的出现,德国就只能折戟沉沙。

这是德国世界大战失败的人和。

而以上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建立在“德国崛起太晚”这个基础上。

总的来说,近代德国是时代投下的阴影。是时代塑造了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是时代催生了威廉二世和希特勒,也是时代让德国两次成为废墟。

这是一个悲剧的国家。

现在有很多人和德国的命运产生共情,但共情不能等同于翻案。

做为长在红旗下的中国人,我不支持德国夺取殖民地,更不支持德国开拓生存空间。

德国人想过好日子,但殖民地的人民也想过好日子,东欧人民也想过好日子,凭什么德国人的幸福,要建立在世界人民的苦难之上。

这是罪行,必须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如果因为站在德国的立场上共情,便给德国的侵略鼓掌,那就是对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历史的背叛,对参加抗日战争的先烈的背叛,更是对“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背叛。

人类命运是共同体,我们读历史需要一些温情,但评价历史的立场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