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到毕业:我的永无止境的读书故事

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丰功伟绩,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是一位杰出的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演说家、诗人、书法家,更是一位学问家和读书家。他酷爱读书、勤奋学习,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读书专家。

他坚信认真读书学习是精神所在,是思想升华,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需求。他真真切切地学习、理解、信仰、应用,将科学理念贯彻于实践,成为知行合一的光辉榜样,对后人产生了深刻启迪作用。回顾他的一生,不难发现他有五个鲜明的突出特点。

艰辛求索的漫长读书之路

年轻时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有个外号叫“毛奇”。他经常放学后逛进书店,一边读书一边嚼着青梅,借读的书远远多于课程需要。这个习惯伴随他一生,他在贫苦的农村时期也不放弃读书,甚至用煤油去交换蜡烛燃料,享受无暇的阅读时光。

锲而不舍的钩沉读书法

他的读书方法是:“钩沉法”,即钩住书,顶住书,从头到尾一点也不漏地读下去。他总结出“三重境界”:即初读只是了解文意,第二次再读则要理解全文,第三次再读则加强理解,找出重点,做到信达雅,达到真正的掌握。

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他的阅读涉猎广泛、丰富多彩,既有政治、军事、哲学等尖端学问,又有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除了中文之外,还会英文、日文、俄文、德文等多语言。

态度认真的记笔记方法

他的笔记方法也非常认真,不仅记录书名、作者、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还把书中最能表达本质思想的段落摘抄下来,甚至要求家人践行书中思想。

完美的实践和理论结合

他把读书作为自己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论境界,在理论上又以实践不断检验修正。他的学问成果扎实可靠,被更多人所崇拜,深表敬意。

元帅,凭借其出色的功绩,受到了人们的崇拜。作为一位奇特的男子,毛奇在青少年时期即开启了他的读书之路。他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修学储能”,接着又追求“大本大源”,最后则是追求真正的“真主义”,解放贫苦大众。他的读书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国学功底是他在青少年时期打下的基础。毛奇偏好研读以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的明清实学和晚清湖湘学派的着述,如顾炎武的《日知录》、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以及他的亲师杨昌济的《论语类钞》等。

其次,他阅读了西方的现代著作,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以及卢棱、亚当·斯密等人的着作。这些书籍让毛奇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用新的思维去观察世界,从狭隘的小农封闭状态走向解放开放的思路。

第三类书籍则是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国内学者陆续推出的众多著作,如《新青年》、《白话文选》、《护国日报》等。这些书籍推动了毛奇对于革命和解放事业的思考,为他的壮志凌云提供了必要形式。

总的来说,毛奇具备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又接纳了西方的现代著作,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涉猎更加广泛。这种对不同文化的钩沉式的阅读方式,为他的才思和胸怀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时期,首先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参与了建党过程。其中包括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的着述,以及《党宣言》等马列着作。这些读书人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和思考后,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理想信仰,并立志为之奋斗,最终实践证实这一“主义”是切实可行的。

毛泽东小时候也是个读书人,他对不同类别的书籍充满了好奇心。他曾说过:“我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和‘绿林大学生’(自学者)。我读过太多的书:孔夫子6年,相信了他;资本主义书7年,学了一套资本主义的理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信了康德的二元论。我是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当过教书达数年。后来我才真正开始上进——当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我才开始学习如何革命,但我仍不知该如何做到。经过13年的学习,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我才真正地明白了该做什么。”

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毛泽东也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研读了马列着作,并且从中找到了自己信仰的“主义”。随后,他立志投身革命,为实现自己对“主义”的信仰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毛泽东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如何从复杂的书籍中找到了可行的信仰,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种信仰的正确性。

毛泽东在革命时期,作为一名宣传家和实践家,时常感到精神上的“饥渴”,他读的书主要是围绕着斗争的需要,去寻找能够挽救中国的理论书籍。在大失败之后,他发动秋收起义,并在偏远的农村中开辟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由于敌人的封锁,往往无书可读,这让他感到非常苦闷。这与他在建党前后创办文化书社,从事“编书”和宣传道理的书籍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种低潮期间,他急需得到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因此,他给上海的党中央写信,希望得到一些书籍,甚至开列了一份书单说“我们渴望有关的书报,极度渴望,务请勿以小事弃置。”尽管这个书单并没有保存下来,但他的急迫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在某一封信中,他甚至点名要斯大林的《列宁主义概论》和瞿秋白的《运动史》。

在1932年,毛泽东带领红军攻占福建漳州时,搞到了一批书,其中包括列宁的《两种策略》和《“左派”幼稚病》。他读了第一本书后,便推荐给彭德怀看,并写信说要在未来的大时期中再次阅读,这样就不会犯那些错误了。

总的来说,毛泽东在寻找科学理论指导时,经历了从书刊极度匮乏到渴望有关的书报的过程,他始终坚持阅读先进的书籍,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和体会,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最终实现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毛泽东在阅读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始终追求清醒地认识世界。他认为读书十分重要,读到有用的书让他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时更有底气。

毛泽东曾多次推荐列宁的《“左派”幼稚病》给彭德怀看,他泰然处之,深刻理解“左”右同样危害性。在1948年第三次阅读该书时,他甚至在封面上写下批语,呼吁消灭工作中的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他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他读书的决心和功利,他期望这些读过的书可以在实践中为自己和党指明前进方向。

延安时期是党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毛泽东读书的高峰期。他发扬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充沛精力去读书,热烈倡导全党兴起读书的热潮。他因此开始写日记,记录读了哪些书,并以此督促自己去研究学问。

事实上,毛泽东对于读书的热情从来没有消减过。在日记中,他提到自己在1938年2、3月读了李达的850多页。他相信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让他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特别推崇读书学习,认为通过阅读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现实重要问题十分重要。

党内理论素养准备不足,众多党员缺乏清晰的思想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党中央特别倡导全党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风气,希望通过阅读书籍,消除思想上的糊涂观念。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毛泽东通过大量阅读,从中汲取智慧,形成了自己坚定的理论立场。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阅读了大量的著作,包括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社会学大纲》、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以及潘梓年的《逻辑与逻辑学》。梁漱溟访问延安时,还同他讨论了乡村运动问题。毛泽东因此在理论上得到了丰厚的收获,在延安时期产生了《毛选》中的十三篇新着作,其中包括《实践论》等经典著作。在这个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两个根本方法,即实事求是和对立统一,和一个根本主张,即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前提。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然而,全党接受这一思想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博古等人担任党的领导,他们的理论水平深受党内成员尊重,但由于其理论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指导革命实践。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带领全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了中国的特点和实践基础,真正做到了真读真学,真用到哲学上,最终撰写了许多重要著作,如《矛盾论》、《实践论》、《新民主主义论》以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这些理论创新不仅让全党上下深受鼓舞,也让领袖如王明不得不号召大家认真学习。事实上,这些著作让书生们不仅从军事领袖变成了领袖,更从领袖转变成了理论权威。

1941年,陈云在中央处工作会议上表示:“之前,我以为我在军事上干得很好。但在我写《论持久战》后,我才意识到,在理论方面的能力同样非常出色。”1943年,任弼时在中央高级学习组上说,自己在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马列主义。然而,正是由于在延安时期坚持了读书学习的原则,他才有了向领袖转变的机会,并在党内成为领袖和理论权威。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被认为是“有独特见解、有才干”的人,但他在思想上存在着狭隘的经验主义,并没有深刻掌握马列主义的理论。然而,在阅读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后,毛泽东意识到自己一贯正确的原因在于他具备坚定的理论立场和正确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受到了党内的认可,并被视为共产党人理论学习的范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然阅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他并没有放松学习,始终坚持“挤”和“钻”的学习精神,攻克未知领域的知识。他的刻苦读书的情况被记录在许多回忆录中。以晚年阅读文史古籍为例,从1972年开始,他先后写下86篇文章,并将其印成大字本,供中央高层阅读;他自己也精读并做了许多注释。这些作品涉及史传、政论、诗词和曲赋等广泛领域。时间上划分,从1972年到1973年7月,他主要阅读历史传记;从1973年8月到1974年7月,他主要阅读法家经典作品,包括韩非子、柳宗元、王安石等人的作品;从1974年5月到1975年6月,他主要阅读了许多诗词和曲赋。这些学习实践让毛泽东的理论素养更加精深,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的阅读背景与他晚年复杂的心态有关。阅读诗词曲赋时,他的情感世界往往会掀起波澜,反映出他心志的勉励和抚慰,同时也显露出他内心的矛盾与古人的共鸣。晚年,他反复品读庾信的《枯树赋》,甚至考证其中词句的意思,并仔细比较各种注解。当他读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等句子时,这位年逾80岁的伟人禁不住泪水纵横。

总之,毛泽东的一生都在阅读中度过,不断地求索与探索。正是在漫长的读书岁月中,他铸造了平凡而又伟大的历程。